农场动态

广东惠州仲恺村名老黄养羊声名远客人帮着微信宣传

广东惠州仲恺村名老黄养羊声名远客人帮着微信宣传 仲恺高新区潼湖镇黄屋村村民黄焕成种过果树、养过猪、养过胡须鸡、月子鸡,几年前他最终选定了养羊作为自己的事业。经过3年摸索,他摸清了羊的习性,掌握了养羊技术,养殖规模渐渐扩大,得到了同行认可。他养的羊只吃草,肉质颇嫩。他自己不宣传,客户却主动帮他在微信上“卖广告”。 羊圈架空通风,排泄物直接漏到地下 雨后的黄屋村,空气特别清新。临近山脚下,传出一阵阵小羊的咩咩叫。爬上一个小斜坡,黄焕成的羊圈就建在不远处的平地上。一个木屋做成的羊圈,架空离地有一米多高。巴掌宽的木板条钉成地板,每条木板之间留有约1厘米的缝隙,这样能更好通风,羊拉出来的粪便和尿也可以从缝隙中漏出,便于清洁。圈内设半米高围墙,顶上是木板屋顶,采光与通风都不错,300多只羊圈养在这里,空气中也没很大气味。 小羊都畏生,看有生人来都躲在一旁。黄焕成来到,熟悉他的羊群却不怕他。黄焕成看雨停了有一阵了,太阳也出来了,于是打开羊圈的门,放羊上山觅食。门一打开,300多只小羊欢跳而出,灵活轻快地走过山边小径,很快就爬上山坡,躲在草丛中吃起草来,只偶尔传来一声声找母羊的小羊叫声。 设置“育婴室”,让母羊羊羔得到更好照顾 黄焕成现在是村里惟一的养羊户。此前,村里原有几家砖厂,由于烟尘大,附近的荔枝树都长得不好甚至死掉了,种果已经没有出路。养猪污染大,况且当地已不容许建养猪场,在这种环境下,2013年,46岁的黄焕成想到了发展养羊事业。 他买来100多头本地山羊,就在山上放养。买来木板条,自己敲敲钉钉建了个羊圈。经过3年发展,他的羊从100多只到300多只,摸清了山羊习性的他越来越顺手。他养了种公羊和母羊,每头母羊一年能产两胎左右。为了照顾母羊和羊羔,他还特地在羊圈里设了约10个“育婴室”。母羊临近生产时,就把它请到独立的围栏内。待羊羔出生、适应性增强后,再回到羊群中。这样人性的做法是黄焕成自己想出来的,既能让母羊得到更好的照顾,也隔离了其他羊对羊羔的伤害。 最怕羊吃人工饲料,每天把羊赶上山吃草 虽然在护理上,黄焕成对羊照顾得很细致,但他也是个“狠心人”。他只在羊圈中吊一些盐巴给羊吃,其他食物一概没有。他从不给羊喂额外的食物,说吃得饱不饱是羊自己的事,他不管。每天早上,待山上的草丛露水干了,他就把羊赶上山吃草,到傍晚羊群就自动回圈。如果羊没吃饱,就要饿着肚子等到第二天自己上山觅食。看着他的这些羊,体型不高,看起来偏瘦,很难见到丰满的。但黄焕成得意的地方就在这里,他说,羊儿只吃草,身材肌肉才结实,肉质更好。 从一开始,黄焕成就从没买过人工饲料给羊吃,谁知有几次,他的羊不小心闯入了山下鱼塘的鸭群中,吃了鸭子的饲料,结果没几天,羊就死了。“羊跟牛一样,会反刍,平时吃草的时候反刍很正常,但吃饲料吃得饱饱的,一喝水饲料膨胀,结果反刍不出来,又拉不出来,活活给撑死了。”黄焕成说,他最怕羊吃人工饲料,有过几次经验教训,他就盯紧了不让羊偷吃饲料,避免这种事情再度发生。 供不应求不宣传,客户主动帮他打广告 黄焕成说,养羊相对于养其他家禽家畜更轻松一些。投入建成了羊圈之后,基本上支出的就是人工成本,因为养羊不用买饲料可以节省很大一笔钱。也因为这样,一些人看到黄焕成养羊成功了,也跟着他养,黄焕成为他们提供种羊。 多个养羊人向他透露,由于之前购买的羊是外地羊,买回去之后不久几乎都死光了,原因就是水土不服。而黄焕成的羊,是经过本地驯化了10多年的羊种,因此适应本地环境气候,存活率很高。所以,黄焕成除了出售肉羊外,出售种羊也成了另一个致富卖点。 在销售上,他几乎没有刻意宣传过,“不敢宣传,我都不够卖。”虽然他自己没宣传,可客户都主动找上门来,潼湖附近的都爱向他买羊。有的客户买回去之后还在微信上帮他宣传,无形中又吸引了周边甚至深圳的客户。
Read more...

广东博罗杨桥镇村民爬水机“走”进鱼塘茶叶“搭车”互联网

广东博罗杨桥镇村民爬水机“走”进鱼塘茶叶“搭车”互联网 在博罗县杨侨镇十二岭办事处,90后小伙吴万冠正在调试新投入使用的爬水机,指导工人对鱼塘、胡须鸡舍进行杀菌消毒。通过爬水机增加鱼塘投料区的氧密度,对鱼苗的致病控制以“预防为主”。这些都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给他带来的观念改变。 据悉,博罗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于去年10月启动,持续到今年1月底,共开设4个培训班。全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00人,其中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300人、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300人。培训给农民带来怎样的变化? 鱼塘有爬水机鱼不会缺氧 在吴万冠的鱼塘看到,工人正在为鱼苗投食,爬水机在不停地运转着。他说:“爬水机不停地运转,能增加投放区的含氧量,鱼儿在此集中觅食,就不会缺氧。这样就增加了鱼的觅食量,让鱼更快成长。” “这是我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学到的。”作为博罗县冠浩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的吴万冠说,去年10月,该合作社的50名社员参加了水产项目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受益匪浅。培训过程中,专业水产老师从鱼苗的投放、喂养、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专业、详细的讲解。如今,博罗县冠浩农业专业合作社员的鱼塘引入爬水机,大家也开始定时对鱼塘进行杀菌消毒,预防疾病。 同时,博罗县冠浩农业专业合作社还让社员改养草鱼。罗非鱼在夏季怕链球菌和在冬季怕冷,草鱼则没有这一问题。吴万冠说:“草鱼养好了,市场也都有可为,今年广东的草鱼市场不错,第一批试养的社员已尝到了甜头。” “零农残”茶叶有网上专营店  在博罗县柏塘镇洋景村,茶农张春生在忙着修剪茶树,他的妻子在采收茶叶。“修剪茶树既减少茶籽的结果量,提高茶叶产量,又将茶树矮化方便采摘。”张春生说,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上课时,老师就是这样讲的。现在,大家都根据课堂所学,进一步加强茶树管理。 博罗县茶叶行业协会会长卢天福说,培训增强了大家的品牌意识,也提高了大家的炒茶技艺。“近期,柏塘山茶的几个合作社参加斗茶比赛,并纷纷脱颖而出。”同时,大家都更加注重茶叶的质量,采用无公害产品的标准要求产品。同时,使用有机肥,不使用农药。柏塘山茶的抽检都实现了“零农残”。销售时也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在网上设立专营店。 据博罗县农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要求培训对象有一定的种养规模,学历要求在初中以上,年龄在18~55岁。在培训课程设计上更注重实践,培训时间累积达到15天以上。完成培训后,还对学员进行跟踪服务,省、市、县将制订相关政策对取得证书的新型职业农民进行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同时,打造多种形式的交流平台,分产业、分类别,创建新型职业农民QQ、微信群,为学员学习交流、信息互动提供平台。
Read more...

惠州日报小记者走进大铜锤农场之一次有意义的农场活动

在惠州博罗县麻坡镇有一个大铜锤生态农场,听朋友介绍那儿好玩极了,我迫不及待地想赶紧到达目的地见识一下。经过一个小时的路程,我们终于到了“大铜锤生态农场。”刚下车,我就看见一棵棵高大、粗壮的树,就像一位百折不饶的士兵一样,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下车休息一会,张老师拿着扩音器说:“大家不要急,都听我的指挥,今天的活动很多,一个一个来。孩子们过来排好队,请你们分成两队,大孩子一队,小孩子一队。”我们快速分成两队后,有趣的活动开始了。第一项的活动是“寻宝大赛”,就是在指定的时间内寻找鸡蛋,看谁找得多,谁就获胜,获胜者还有奖牌颁发。在张老师的安排下我们大孩子去大鸡场,小孩子去小鸡场。数到3,门一开,我们大孩子冲进鸡场就不停地捡。有的孩子左顾右盼都找不到一个鸡蛋,有的孩子已经捡了满满一篮,还有的孩子东张西望才找到一个鸡蛋。胡须鸡场很大,鸡蛋很小,因此找起来非常困难。我自言自语地说:“我本以为找鸡蛋不费九牛一毛的精力就能找到,现在看来,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也未必能找到。”“时间到。”张老师喊。我们各自拿出了自己捡到的鸡蛋。我们大孩子跟大孩子比,小孩子跟小孩子比。大孩子第一名有二十七个鸡蛋,第二名有二十三个鸡蛋,第三名有七个鸡蛋,我就是第三名七个鸡蛋。我问第一名和第二名的两位姐姐,“你们是怎么捡的这么多鸡蛋的。”她们回答:“只要你多参加这些有益的活动,在活动中积累经验,下一次自然想都不用想就知道鸡蛋在哪里了。”今天我玩得很高兴,我们不仅参加了捡鸡蛋比赛,还体验了喂猪,摘五味子,还有赶鹅呢,这些活动真让我受益无穷。作者:惠州市中堂小学   三(4)班   陈炜
Read more...

广东惠州博罗的大铜锤胡须鸡为什么值得这个价格?

很多人看见大铜锤农场卖的鸡价格,第一反应就是贵,贵,贵;其实这也许是大家的固定思维,只看到了鸡的价格,而没有看到价格之后商品本身具有的品质,它贵,是因为她品种独有的价值所在,它贵,是因为她有原生态的生长环境,它贵,是因为他有独一无二的养殖方法;它贵,是因为它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所以贵,是值得的!品种价值特色: 三黄胡须鸡在喂养具有1700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古老而又比较突出的地方优良肉用鸡种,在广东以及港澳市场久负盛誉。因其嘴黄、脚黄、毛黄、颔下有须而得名,其皮脆骨酥、肉厚雪白,肉质紧致且嫩滑,胸脯油多而不腻,煲汤之首选。 胡须鸡一般需要养殖期比较长,一般出栏日期为150天-180天左右。大铜锤农场的三黄胡须鸡一般养殖期为160天+,因为养殖的时间足,不喂养饲料,散养走地鸡,所以肉质特别好!从下图,你就可以看出胡须鸡比其他鸡种贵多少,所以同样是土鸡,胡须鸡的价值会比麻鸡和普通的三黄鸡更高一点。 原生态的生长环境和养殖方法大铜锤农场给鸡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大铜锤胡须鸡
Read more...

广东惠州龙门瑶乡规划建设生态村

广东惠州龙门瑶乡规划建设生态村 日前,来自中国和日本的4组设计团队和导师团队分别走进龙门,在蓝田瑶族乡的山野美景之中探寻设计理念,设计出与自然生态相结合的主题景观。 据介绍,去年,龙门县蓝田瑶族乡通过招商选资引进深圳凤凰大地生态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蓝田瑶族乡生态村(凤凰大地)项目,计划在蓝田瑶族乡倒流村和上东村打造集生态旅游综合体和休闲养生社区于一体的瑶族乡生态村。 规划占地约6000亩计划投入5亿元 蓝田瑶族乡负责人介绍,去年,该乡通过招商选资引进的蓝田瑶族乡生态村(凤凰大地)项目,以创新和共享生态美好生活为主题,以生态农业创业为主线,以农业休闲养生为主轴,打造集生态、科技、教育、商务、文化、养生、观光、胡须鸡养殖于一体的“凤凰大地·蓝田瑶族乡生态村”。据了解,蓝田瑶族乡生态村规划占地约6000亩,建设用地面积约占300亩,规划建设期为5年,计划投入5亿元。 该负责人介绍,蓝田瑶族乡生态村的规划建设对龙门县、蓝田瑶族乡的知名度提升,对全县投资环境产业结构等方面有较大影响。通过有机农产品集散地和物流中心的建设,使生态村优势农产品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品牌效应更加显著,产业集聚效应更加明显,能带动龙门县的农民增收,给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分9大功能区打造一乡一馆六基地 据了解,蓝田瑶族乡生态村项目依据自然资源和村落聚集位置分为9大功能区,即萱草之乡、有机生态农场、科研教育基地、文化创意之都、休闲运动基地、养生养老社区、瑶族风情乡村、休闲生态会所、中心商业酒吧街。 据悉,“十三五”期间,蓝田瑶族乡生态村将规划打造“一乡一馆六基地”,即中国萱草之乡,农耕文化博物馆,青少年生态教育实践基地、创意探索实验基地、大学生创业基地、政产学研机制创新基地、瑶族乡文化体悟基地、自然生态养生基地,使之成为珠三角地区生态文明产业升级、绿色转型、科普观光的典范之一。
Read more...

广东惠州龙门龙潭黄牛田2300亩“宝地”盼人识

广东惠州龙门龙潭黄牛田2300亩“宝地”盼人识   龙门县龙潭镇石莲村黄牛田村民小组,是广东省最早试点扶持搬迁的边远分散革命老区村庄,于1998年初从高山窝里搬至四五公里外的山脚下交通便利之处。如今,18年过去了,该村发展的情况如何?村民的生活过得怎样?近日走访该村发现,当年黄牛田村整体搬迁,是村庄的新生,但对村民来说,这也意味着远离赖于生存的土地。黄牛田老村有60多亩耕地和2200多亩山林,目前依旧待字闺中,村民们有个心愿:这近2300亩宝地能得到较好开发,实现增收脱贫。  下山  边远分散小山村整体搬至新家园  龙潭镇石莲村黄牛田村民小组位于省道353线下洞桥附近,与石莲村老围村民小组等村相邻。黄牛田民风淳朴,从人口和村屋的规模来看,这是个“袖珍”小村,七八户人家、30多人。这又是个空心村,年轻的劳动力都外出务工,村里平日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它还是省级贫困村石莲村下辖的一个贫困村小组,该村小组集体收入年均1万元左右,村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尽管如此,村民们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新家园。他们的老村庄在四五公里外的高山窝里,多年来,村民在这里耕种谋生,收入来源仅限于林木水果,养殖胡须鸡、月子鸡,生活较为艰辛。山村不仅不通水电,还存在通讯难、行车难、看病难、读书难等诸多难题。石莲村黄牛田村民小组组长罗月朋说,“村里到圩镇的道路是崎岖山路,单程最少要一个小时,村民进出和买卖都异常不便。”1995年,村民罗发昌的妻子要临盆,家人扶着她急忙往山下的医院赶,结果她在半路生产,幸好母子平安。罗发昌的小孩在山间小路出生,在日后成为村民述说老村生活不便时的常用例子。  1998年初,黄牛田村5户人家37人,集体告别高山窝,搬到在石莲村由省、市、县老建办和镇共同扶持建的新村定居。“黄牛田村能整体搬迁,得益于它是革命老区。”龙潭镇政府一位干部介绍,黄牛田老村山高路远,不利于村庄发展,县以及镇相关部门决定将其整体搬迁。当年,他和工作人员到了广东省民政厅、省老促会等部门提交申请,最终得到批复,获得了20万元的搬迁扶持资金。黄牛田村由此成为广东省最早试点扶持搬迁的边远分散革命老区村庄。从高山窝搬到山脚下交通要道旁,生活方便多了,黄牛田的村民很快与附近村的村民打成一片。  回忆  人民革命武装曾驻扎黄牛田  黄牛田的村民都知道,如果没有革命老区这个牌子,村子也许不会搬。他们感恩革命先辈曾在黄牛田活动,让这片土地撒播红色种子。据黄牛田村民回忆,他们的先人在清代从新丰迁至黄牛田老村,在山间建有小型客家围屋,族人聚集而居,世代以耕种为生。由于黄牛田老村地处左潭、地派、铁岗、从化等地的边区地带,在革命战争年代,黄牛田成为人民革命武装队伍驻扎和活动地。  对黄牛田的红色往事,由于年老一辈的村民大多已经离世,那段村史很难拼凑完整,村民口耳相传的记忆是:马达队长曾经率武装队伍在村中驻扎,放哨、训练、开会、吃饭、住宿等,都在村中进行。  根据中共龙门县委党史研究室提供的资料显示,1946年6月底,东江纵队北撤后,广东区党委在各地设置党的特派员,留下一批武装骨干,坚持隐蔽斗争,保护群众利益,马达、丘松学很快在从化、龙门北部地区恢复了武装斗争。1947年,马达、丘松学等人以“龙从人民保乡队”名义活动于龙从边区,马达为队长,丘松学为副队长。到1948年3月,以黄柏为司令员的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北支队成立,龙从地区的武装编为三团,团长丘松学、政委马达。据此,马达以及革命队伍在黄牛田驻扎的时间应该在1947年至1948年。黄牛田村民、1941年出生的罗镜如记得,马达队长及其部队驻扎在黄牛田期间,村民以各种方式支持马达队长,开展革命活动。他的父亲罗裔莲在家里为部队做饭,他的叔叔罗裔恒则当起联络员,奔走龙门左潭、铁岗以及从化、新丰等地,帮部队送信。“有一次,罗裔恒被国民党抓起来,严刑拷打,但他闭口不招,对方没有办法,让亲属送了20顶竹帽子来赎回去。”  “革命老区的荣誉来之不易。”罗月朋说,如果马达的革命队伍没在黄牛田活动,黄牛田可能至今都是一个寂寂无闻的小山村。  虽然搬离了老村近20年,但村民对老村念念不忘,每年重阳时节,村民回到老村祭拜先人坟墓。有个别村民,闲来无事,也会沿着山路走回老村,只为看看往日的家园。  村民愿望  合理开发小山村自然资源  罗月朋介绍,村民在黄牛田新村,没有耕地,收入仅靠外出务工收入,但黄牛田老村有60多亩耕地和2200多亩山林地,这是巨大的资源。近些年,由于黄牛田水电站的建设,租去了40多亩耕地,剩下20多亩耕地丢荒。此外,2200亩山林地基本待字闺中,如果得到合理开发,比如乡村旅游等,将会给村民带来不少的收入。  近日,罗月朋、罗镜如以及石莲村委会副主任罗陈光等人,沿着山路前往黄牛田老村。四五公里的泥石山路,凹凸不平,蜿蜒曲折,路两旁是原始次生林,偶见奇花异草和山溪潺潺。随着山路深入,犹如进入一个世外桃源,景色宜人,空气沁人心脾。  据罗陈光介绍,黄牛田老村地处地派桂峰山附近,地貌与桂峰山差不多,前几年,有科研机构走进黄牛田,测得的负离子含量与龙门南昆山差不多,非常适宜开展森林度假。经过1个多小时的行走,黄牛田老村出现在眼前。在黄牛田水电站人工湖旁,一棵参天的山枣树下,黄牛田老村只剩下墙基和晒谷坪。罗月朋说,村民搬离黄牛田老村后,老屋受风雨侵袭,慢慢坍塌了,当年马达部队驻扎的房屋,已经没了踪影,非常可惜。  近年来,龙潭镇一户人家租了黄牛田老村的一些土地,搭建简易屋棚,利用山泉水酿酒,还养香猪和走地鸡,生意尚可。“虽然偏远了一点,但山里出产的东西,较受城里人欢迎。”罗月朋说,若整个黄牛田老村的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将会是村民的福音,也不枉革命先辈曾在此地耕耘和守望。  红色往事  把国民党储存600担粮食分给群众  解放战争年代,活跃龙门、从化边区的马达队长,是黄牛田几代村民心中的传奇。根据中共龙门县委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龙门县历史大事记》记载,1946年11月底,黄柏、马达向中共广东区委请示工作后回到增城,传达中共广东区委恢复武装斗争决定。马达按照广东区党委的指示,带林锦、叶发到从化塘基背一带活动,向新丰遥田一带发展,打通与北江的联系。  1947年1月中旬,马达带领北江队,到龙门地派把冒充中共游击队名义、行抢劫勒索群众财物之实的三点会头目潘奎逮捕,勒令其将财物退回原主,后在地派圩当众处决。当年3月25日,黄柏、马达、陈江天等发动从化县吕田的塘基背、三村、莲麻坝、南坑、半洞陈等村群众,与地派罗洞、黄塘、芒派等村群众,在地派农民自卫队带动下,马达率北江队打开谷仓,经二日一夜,把国民党政府储存在地派圩显记集中仓和湖心徐家祠分仓合计600多担粮食分光,解除了群众无粮度春荒的焦虑。  1948年1月中旬,黄柏带领龙从人民保乡队在地派圩学校召开群众大会,由叶成超传达密信,马达宣布开始收缴地主武装、分浮财、分田的决定;1月下旬,龙从人民保乡队地派民兵常备队在地派收缴长短枪300余支,在左潭石莲收缴长枪20余支。次月,黄柏、马达带领队伍,夜袭左潭乡公所,俘县参议员谭国臣、乡长谭国升等20多人,缴获长短枪20余支,李新光荣牺牲。谭国臣、谭国升被押往地派后被处决。  “马达队长及其部队,在黄牛田驻扎期间,很警觉,也很忙,一会开会,一会训练,一会又隐蔽。”罗镜如回忆,马达让村民不要叫他队长,叫老马,当时,村民都很敬佩马达。马达率部队离开黄牛田时,将一支驳壳枪赠送给罗裔莲,但罗裔莲不敢接受。解放后,马达写信给罗裔恒,还寄来一个笔记本和两支笔。“马达在信中邀请罗裔恒到公社去上班,但因为各种原因,罗裔恒后半辈子都在务农,直到1994年去世。”
Read more...

广东惠州市养蜂人要上央视啦!

广东惠州市养蜂人要上央视啦! 惠州报业传媒集团通过精准扶贫,帮助深山养蜂人把蜂蜜推向电商之路;惠城养蜂小伙致力用好蜜开发蜂蜜衍生产品……近年来我市养蜂产业蓬勃发展,近日,《惠州日报》对龙门县、惠城区等地的养蜂产业报道,更是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的关注。8月初,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CCTV-2)《交易时间》栏目组分别来到我市龙门县和惠城区,了解养蜂特色农业的发展情况。据悉,拍摄内容将于近期在CCTV-2播放。 “没想到我们山里头的蜂蜜不但能搭上网络快车,还能上中央电视台的节目,这全靠惠州报业传媒集团精准扶贫的帮助和宣传报道!”近日,龙门县龙潭镇石莲村养蜂人王月明感慨地说,酒香也怕巷子深,蜜浓更盼人欣赏。 “如何打造特色农产品,开辟新出路”是当下农户所面临的新挑战,也是《惠州日报》实时关注的民生动向。据了解,《惠州日报》2016年7月15日A8版 《深山好蜜搭上电商快车》,以及2015年12月19日A3版《游牧养蜂人 追花逐蜜走四方》等报道见报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不少网友在感叹养蜂人艰辛的同时,更是纷纷对“惠报电商利用平台优势为蜂农拓宽销路”一举点赞。 该报道还得到了中央电视台的关注。日前,从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CCTV-2)《交易时间》栏目组了解到,该栏目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一档关注资本市场以及财经方面动向、同时涉及农业领域发展的新栏目。该栏目组从网络平台看到《惠州日报》相关报道后,感觉符合他们的栏目主题,于是在8月初先后前往我市龙门县龙潭镇石莲村、惠城区水口街道,采访拍摄养蜂人的生存现状,及养蜂产业的发展方向,拍摄内容将于本月底在该栏目中播出。 惠报集团精准扶贫帮扶农民农产品走出小村庄 “能得到央视的关注,让我对我们自己的蜂蜜走出深山更有信心了!”王月明很开心,石莲村的蜂蜜在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帮助下走上了网络电商平台,如今,还通过《惠州日报》、今日惠州网的宣传报道,得到了更多关注和支持。“有了大家的帮助,我们的养蜂事业一定会像名字 ‘永红’一样,越来越红火!”石莲村养蜂人王炳炎笑着说。 据悉,按照市委、市政府新时期精准扶贫的统一部署,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从今年4月开始与龙门县龙潭镇石莲村进行结对帮扶。“当我来到石莲村后,第一时间就跟随村干部一起四处走访。在深入了解过程中,发现蜂蜜是该村一样很有潜力的农产品,但这些优质的蜂蜜却因为农户缺乏经营思维一直不好销。”惠州报业传媒集团驻村干部、石莲村“第一书记”吕恩宏说,在帮扶石莲村过程中发现这一问题后,集团旗下电商平台惠报电商主动提出利用自身平台优势,免费帮助石莲村村民推广、销售该村蜂蜜。 “希望石莲村能通过我们的帮扶和推广,将当地农产品打造成特色品牌,不但能走出深山,还能越走越远。”吕恩宏说,通过《惠州日报》、今日惠州网的宣传报道,石莲村农户得到了央视的关注,这给他们接下来开展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信心。“像村里的胡须鸡、月子鸡、竹笋、花生品质也很不错,接下来会继续利用好惠报集团的优势将当地特色农产品做强做大。” “特别感谢央视对我们原生态蜂蜜产品的关注,这将使我们更加有信心做好良心产业。”在惠城区水口街道经营蜂蜜小店的孔杰说,如今他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会坚持把生态农产品发扬光大,回报社会对生态农业的信任及支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