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州龙门龙潭黄牛田2300亩“宝地”盼人识

广东惠州龙门龙潭黄牛田2300亩“宝地”盼人识

广东惠州龙门龙潭黄牛田2300亩“宝地”盼人识

  龙门县龙潭镇石莲村黄牛田村民小组,是广东省最早试点扶持搬迁的边远分散革命老区村庄,于1998年初从高山窝里搬至四五公里外的山脚下交通便利之处。如今,18年过去了,该村发展的情况如何?村民的生活过得怎样?近日走访该村发现,当年黄牛田村整体搬迁,是村庄的新生,但对村民来说,这也意味着远离赖于生存的土地。黄牛田老村有60多亩耕地和2200多亩山林,目前依旧待字闺中,村民们有个心愿:这近2300亩宝地能得到较好开发,实现增收脱贫。
  下山
  边远分散小山村整体搬至新家园
  龙潭镇石莲村黄牛田村民小组位于省道353线下洞桥附近,与石莲村老围村民小组等村相邻。黄牛田民风淳朴,从人口和村屋的规模来看,这是个“袖珍”小村,七八户人家、30多人。这又是个空心村,年轻的劳动力都外出务工,村里平日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它还是省级贫困村石莲村下辖的一个贫困村小组,该村小组集体收入年均1万元左右,村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
尽管如此,村民们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新家园。他们的老村庄在四五公里外的高山窝里,多年来,村民在这里耕种谋生,收入来源仅限于林木水果,养殖胡须鸡月子鸡,生活较为艰辛。山村不仅不通水电,还存在通讯难、行车难、看病难、读书难等诸多难题。石莲村黄牛田村民小组组长罗月朋说,“村里到圩镇的道路是崎岖山路,单程最少要一个小时,村民进出和买卖都异常不便。”
1995年,村民罗发昌的妻子要临盆,家人扶着她急忙往山下的医院赶,结果她在半路生产,幸好母子平安。罗发昌的小孩在山间小路出生,在日后成为村民述说老村生活不便时的常用例子。
  1998年初,黄牛田村5户人家37人,集体告别高山窝,搬到在石莲村由省、市、县老建办和镇共同扶持建的新村定居。“黄牛田村能整体搬迁,得益于它是革命老区。”龙潭镇政府一位干部介绍,黄牛田老村山高路远,不利于村庄发展,县以及镇相关部门决定将其整体搬迁。当年,他和工作人员到了广东省民政厅、省老促会等部门提交申请,最终得到批复,获得了20万元的搬迁扶持资金。黄牛田村由此成为广东省最早试点扶持搬迁的边远分散革命老区村庄。
从高山窝搬到山脚下交通要道旁,生活方便多了,黄牛田的村民很快与附近村的村民打成一片。
  回忆
  人民革命武装曾驻扎黄牛田
  黄牛田的村民都知道,如果没有革命老区这个牌子,村子也许不会搬。他们感恩革命先辈曾在黄牛田活动,让这片土地撒播红色种子。
据黄牛田村民回忆,他们的先人在清代从新丰迁至黄牛田老村,在山间建有小型客家围屋,族人聚集而居,世代以耕种为生。由于黄牛田老村地处左潭、地派、铁岗、从化等地的边区地带,在革命战争年代,黄牛田成为人民革命武装队伍驻扎和活动地。
  对黄牛田的红色往事,由于年老一辈的村民大多已经离世,那段村史很难拼凑完整,村民口耳相传的记忆是:马达队长曾经率武装队伍在村中驻扎,放哨、训练、开会、吃饭、住宿等,都在村中进行。
  根据中共龙门县委党史研究室提供的资料显示,1946年6月底,东江纵队北撤后,广东区党委在各地设置党的特派员,留下一批武装骨干,坚持隐蔽斗争,保护群众利益,马达、丘松学很快在从化、龙门北部地区恢复了武装斗争。1947年,马达、丘松学等人以“龙从人民保乡队”名义活动于龙从边区,马达为队长,丘松学为副队长。到1948年3月,以黄柏为司令员的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北支队成立,龙从地区的武装编为三团,团长丘松学、政委马达。
据此,马达以及革命队伍在黄牛田驻扎的时间应该在1947年至1948年。黄牛田村民、1941年出生的罗镜如记得,马达队长及其部队驻扎在黄牛田期间,村民以各种方式支持马达队长,开展革命活动。他的父亲罗裔莲在家里为部队做饭,他的叔叔罗裔恒则当起联络员,奔走龙门左潭、铁岗以及从化、新丰等地,帮部队送信。“有一次,罗裔恒被国民党抓起来,严刑拷打,但他闭口不招,对方没有办法,让亲属送了20顶竹帽子来赎回去。”
  “革命老区的荣誉来之不易。”罗月朋说,如果马达的革命队伍没在黄牛田活动,黄牛田可能至今都是一个寂寂无闻的小山村。
  虽然搬离了老村近20年,但村民对老村念念不忘,每年重阳时节,村民回到老村祭拜先人坟墓。有个别村民,闲来无事,也会沿着山路走回老村,只为看看往日的家园。
  村民愿望
  合理开发小山村自然资源
  罗月朋介绍,村民在黄牛田新村,没有耕地,收入仅靠外出务工收入,但黄牛田老村有60多亩耕地和2200多亩山林地,这是巨大的资源。近些年,由于黄牛田水电站的建设,租去了40多亩耕地,剩下20多亩耕地丢荒。此外,2200亩山林地基本待字闺中,如果得到合理开发,比如乡村旅游等,将会给村民带来不少的收入。
  近日,罗月朋、罗镜如以及石莲村委会副主任罗陈光等人,沿着山路前往黄牛田老村。四五公里的泥石山路,凹凸不平,蜿蜒曲折,路两旁是原始次生林,偶见奇花异草和山溪潺潺。随着山路深入,犹如进入一个世外桃源,景色宜人,空气沁人心脾。
  据罗陈光介绍,黄牛田老村地处地派桂峰山附近,地貌与桂峰山差不多,前几年,有科研机构走进黄牛田,测得的负离子含量与龙门南昆山差不多,非常适宜开展森林度假。
经过1个多小时的行走,黄牛田老村出现在眼前。在黄牛田水电站人工湖旁,一棵参天的山枣树下,黄牛田老村只剩下墙基和晒谷坪。罗月朋说,村民搬离黄牛田老村后,老屋受风雨侵袭,慢慢坍塌了,当年马达部队驻扎的房屋,已经没了踪影,非常可惜。
  近年来,龙潭镇一户人家租了黄牛田老村的一些土地,搭建简易屋棚,利用山泉水酿酒,还养香猪和走地鸡,生意尚可。“虽然偏远了一点,但山里出产的东西,较受城里人欢迎。”罗月朋说,若整个黄牛田老村的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将会是村民的福音,也不枉革命先辈曾在此地耕耘和守望。
  红色往事
  把国民党储存600担粮食分给群众
  解放战争年代,活跃龙门、从化边区的马达队长,是黄牛田几代村民心中的传奇。
根据中共龙门县委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龙门县历史大事记》记载,1946年11月底,黄柏、马达向中共广东区委请示工作后回到增城,传达中共广东区委恢复武装斗争决定。马达按照广东区党委的指示,带林锦、叶发到从化塘基背一带活动,向新丰遥田一带发展,打通与北江的联系。
  1947年1月中旬,马达带领北江队,到龙门地派把冒充中共游击队名义、行抢劫勒索群众财物之实的三点会头目潘奎逮捕,勒令其将财物退回原主,后在地派圩当众处决。当年3月25日,黄柏、马达、陈江天等发动从化县吕田的塘基背、三村、莲麻坝、南坑、半洞陈等村群众,与地派罗洞、黄塘、芒派等村群众,在地派农民自卫队带动下,马达率北江队打开谷仓,经二日一夜,把国民党政府储存在地派圩显记集中仓和湖心徐家祠分仓合计600多担粮食分光,解除了群众无粮度春荒的焦虑。
  1948年1月中旬,黄柏带领龙从人民保乡队在地派圩学校召开群众大会,由叶成超传达密信,马达宣布开始收缴地主武装、分浮财、分田的决定;1月下旬,龙从人民保乡队地派民兵常备队在地派收缴长短枪300余支,在左潭石莲收缴长枪20余支。次月,黄柏、马达带领队伍,夜袭左潭乡公所,俘县参议员谭国臣、乡长谭国升等20多人,缴获长短枪20余支,李新光荣牺牲。谭国臣、谭国升被押往地派后被处决。
  “马达队长及其部队,在黄牛田驻扎期间,很警觉,也很忙,一会开会,一会训练,一会又隐蔽。”罗镜如回忆,马达让村民不要叫他队长,叫老马,当时,村民都很敬佩马达。马达率部队离开黄牛田时,将一支驳壳枪赠送给罗裔莲,但罗裔莲不敢接受。解放后,马达写信给罗裔恒,还寄来一个笔记本和两支笔。“马达在信中邀请罗裔恒到公社去上班,但因为各种原因,罗裔恒后半辈子都在务农,直到1994年去世。”